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周,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爱不爱听?8月27日,校党委书记刘春华在办公室、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陪同下,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与师生进行交流,就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要求。

上午8点45分,刘春华来到2号教学楼216教室,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俊成教授为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班学生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听课过程中,刘春华一边认真听课,一边做好听课记录,留心教师上课风格与特点,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

课后,刘春华与任课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对任课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的掌控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勉励任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用高尚师德和扎实学识影响学生。刘春华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站好讲台,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增加师生互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授课效果,真正把“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落到实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山东省示范马院建设为契机,把握机遇,深化改革,高举旗帜、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宣传普及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术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午9点55分,刘春华一行走进7号教学楼104教室,听取了人文学院李彦红博士为2019级跨校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讲授的“比较文学”课程。听课过程中,刘春华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细心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课后,刘春华与任课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任课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水平以及同学们饱满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提出希望和要求。她指出,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培养人”,要以“德育”为抓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

(新闻中心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