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校党委副书记宋淑平一行赴滨州市阳信县我校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调研援建“希望小屋”建设情况,阳信县委副书记(挂职)于江荣、滨州市团委副书记唐全陪同调研,我校团委、化工与安全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
宋淑平一行先后到水落坡镇段马村、大马村实地走访调研4所“希望小屋”建设使用情况,详细了解被帮扶儿童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实地走访后,宋淑平一行在水落坡镇便民服务中心召开滨州学院捐建“希望小屋”建设情况座谈会。会上,于江荣代表阳信县委、县政府对滨州学院捐建阳信县“希望小屋”表示衷心感谢,就大力支持校地合作表明态度;唐全为爱心企业颁发捐赠证书;我校团委、阳信县团委负责人分别就“希望小屋”捐建情况进行了汇报,并签订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框架合作协议。
宋淑平总结指出,要充分认识“希望小屋”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服务脱贫攻坚大局;要坚持善始善终、持续跟进的工作思路,跟进志愿服务,建立长效跟踪服务机制;要以“希望小屋”建设和志愿服务合作为契机,打造校地合作示范标杆,着力推动合作再深入,推动资源再聚集,推动成效再扩大,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希望小屋”工作全面推开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统筹、认真部署,各二级学院、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动员、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加强协调对接,积极争取支持,截止目前,学校已募捐“希望小屋”4个,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校各级团组织还通过线上募捐近3万元。下一步,我校将以“希望小屋”建设为契机,把志愿服务融入项目建设,作为项目的“下半场”抓紧抓实,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关爱行动等工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跟踪关爱活动,帮助孩子养成自力更生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重塑孩子们对生活的信心,点燃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实现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志”、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


(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