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由沈阳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关松林教授为联合组长的专家组一行17人,于9月4日至7日,对我校历史学、英语和学前教育三个师范专业开展联合认证进校考查工作。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申培轩,副院长薄存旭,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估中心主任宫珂等参加此次考查活动。
9月5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学校砺学报告厅召开。关松林主持会议并介绍参加认证相关专家及认证工作意义、目的和任务,对专家考查工作提出了标准和要求。申培轩代表山东省教科院、山东师范专业认证中心对全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学校全力配合专家组查证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长海对专家组莅临指导考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推进情况。三个专业就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作补充说明汇报。认证专家组就共性问题提问循证。见面会后,专家组一行集体实地考察了我校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图书馆和校史馆。

在为期三天的考查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将现场、线上考查相结合,紧扣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文卷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等方式,并首次引入师范生技能测试环节,对历史学、英语和学前教育三个师范专业进行了全面严格细致的实地考查和认证。考查期间,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16次;听课看课25门,调阅24门课程的53个自然班的课程考核材料,调阅130篇毕业设计(论文),调阅120份实习(实践)报告和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查阅校(院)管理文件、教学档案、支撑材料等1407份;访谈在校学生105人次,教师85人次,专业负责人、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34人次,相关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35人次,与用人单位和校友代表座谈54人次,实地走访教育实践基地3家;根据《山东省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模拟授课技能测试方案》要求,抽取三个师范类专业共计30名学生进行了师范生模拟授课技能测试。

9月7日上午,认证专家组举行反馈会。关松林主持会议,对各专业前期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对师范生基本技能测试的总体情况进行反馈,对下一步持续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历史学专业组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周长山、英语专业组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石洛祥、学前教育专业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邵泽斌依序反馈,对3个专业在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三习贯通、办学条件改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随后,每位专家组成员分别就所考查专业指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意见建议等做了详细的反馈。

会上,我校三个师范专业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他们都表示,将秉持谦恭的态度,照单全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抓好落实。
李长海代表学校做表态发言。他提出,专家的反馈意见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历史学、英语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整改意见和要求,为专业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对我校来说,这次认证工作是一次高水平、专业化、系统性的检查、诊断和指导。专家们的肯定是我校进一步做好师范专业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所指出的问题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所提出的意见是我校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抓手。他表示,对专家们的反馈意见,学校会“高度重视、照单全收、坚决整改、务求实效”。他要求,对专家组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牵头部门和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要逐条逐项梳理、消化、吸收,抓紧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细化整改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列出时间表,画出“施工图”,明确时间进度,挂图作战,一抓到底,确保整改效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政策上、经费上和教育资源的有效调配上,全力支持3个二级学院做好整改工作,共同推动历史学、英语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再取新成绩、再出新成果。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专业认证为新的契机,全面推进师范专业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专业认证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学校办学中,建设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师范专业,打造一流本科,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以评促发展,为社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师范人才。

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科院领导、工作人员,相关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三个认证专业所属学院领导班子参加了见面会和反馈会。
(新闻中心 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