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3-07 浏览次数: 118

       3月7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砺学报告厅开展集体学习。校党委书记李长海作总结讲话。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闻通稿》《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李长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作的工作报告,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全面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重点任务、实践要求,深刻阐述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全面系统安排,为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行动指南。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的重大意义,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逐项对照中央安排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新学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谋实谋细,切实落实到位。

       李长海强调,要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一要在抓好理论武装上不断深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政治要求,带头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地学习。宣传部、组织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要扛起责任,把干部师生的学习组织好;工会(妇委会)、团委等要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既要注重扩大覆盖面,更要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引导师生真正学深悟透,做到既知其言也知其义,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二要在组织理论宣讲上不断深化。要按照学校《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师生不同受众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继续深入开展面向基层、面向师生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做到有滋有味、出新出彩、打动人心。坚决防止各类摆拍等形式主义,防范各种“低级红”“高级黑”。三要在加强新闻宣传上不断深化。宣传部要统筹好各级各类媒体,继续保持声势和热度,充分利用各种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理论上的深邃思考、目标上的战略部署,宣传好各二级学院、部门、校直各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和成效,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师生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李长海要求,要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校上下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年度工作要点等结合起来,扛起使命担当,推进工作落实,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一要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领导。二要推动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师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总支一精品”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快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机制。三要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紧跟国家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强化同国家重大战略、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和“十强”产业、滨州“5+5”万亿级“十强”产业集群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建立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以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为目标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人才培养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四要科学高效统筹学校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要深入总结3年多来特别是两次封校时期的经验做法,严格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措施,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建好健康驿站,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要教育引导师生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举措,压实安全责任,坚决守住校园安全底线。五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的战略谋划,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部署,全面遵循“追赶发展”工作总基调,聚焦“六大攻坚任务”“八大提质行动”,全面落实、高质量完成学校2023年工作要点确定的“1+168+1”各项工作任务,凝心聚力谋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奋勇争先走在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开创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新闻中心  供稿)